新浪星座

人际沟通:网络互动能缓解人的孤独吗(图)

人民网

关注

4000万网友同时在线“监理”火神山医院建设、某手机游戏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1.2亿~1.5亿……网络世界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假期变得异常活跃。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不少人被迫待在家中,通过上网来打发时间。可是,虽然此前不少年轻人都将“宅”生活视为理想状态。但是当“微博刷到脑壳痛”“追剧追到无聊”之后,人们才发现:这样的宅生活并非那么充实和舒适。与此同时,关于空虚、无聊的感慨也不绝于耳。网络互动,能否真正缓解人们的孤独?

美国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提出,通过网络,我们似乎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实际上又活在自己的“气泡”之中。我们用一种在线的“中介式”互动来传递声音、表达情感、寻求支持,但是这种新型的亲密关系使我们陷入了一种全新的孤独状态:对人际关系的焦虑、线上和线下身份转换的模糊、新的时空紧张感,等等。

这个春节,就有朋友坦言自己再也不想宅了:虽然每天抱着手机,在不同群组里交流叙旧、互报平安,但放下手机后,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与不安。网络世界不间断的联系,看似热闹非凡,却又在某种程度上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孤独是现代社会的通病,于是我们选择了上网。但是雪莉·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际沟通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使人更焦虑、更孤单。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的便利性也在降低着互动的价值。我们正在从个体的孤独走向群体的孤独,因为屏幕背后的你我都是一样的,看似活跃实则空虚,看似插科打诨实则焦虑不已。

5G、VR、云计算……越来越快的技术迭代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技术认知,但是似乎并没有解决人们对于技术使用背后的诉求:我们不仅要摆脱形式上的孤独,还需要真正的安全感。安全感则意味着我们的声音有呼应,感情有沟通,行动有支持。

有网友就说,由于一直在外地求学工作,每周只能通过视频跟家人交流。可是这次回家过年,由于减少了亲友往来,反倒让自己与父母的沟通更密切了。与父母打着牌、泡着茶、聊聊小时候的趣事,让他感受到了更为真切的亲情支持。有时,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慢生活,才让我们重新发现并珍视现实中的互动与连接。

这次春节的特殊经历,让我们进一步确认:真正能够缓解孤独的,是现实世界的支持。如果一旦切断网络,一个人的生活立马变得寂静无声,周围没有任何可以提供问候和支持的人,那么网络上的互动似乎就变成了一种对现实孤独的逃避。即使身处网络之中,这种孤独也并不会走远,反而更加深刻。

当然,我们也不必举起反技术主义的大旗,只不过要更多地从无处不在、唾手可得的网络连接中,找到那些真正与我们有关的人与事,不被眼前的浮华所麻木和蒙蔽。

唯有降低对技术的过高期待和依赖、寻求真正的现实互动,才能让人在屏幕之外摆脱孤独,获取温暖。尽管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学会独处、与自我对话,保持对他人和群体的真正好奇和关爱,是我们在当下的电子时代必须要具备的生存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