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星座

占星天后:四元素心理学类型-风元素(图)

新浪星座

关注

翻译/天狼星alpha[微博]

风、水、土、火--心理学类型

无论我们认可意识的哪一种功能,我们都必须认识到在我们深处存在与其截然对立的东西。这会是极度困难的,因为不像那些我们能够清楚意识到,也并不认为真有问题的“缺陷”,哪怕只有一部分被意识到,意识的“劣等”功能所产生的笨拙是痛苦和不自信的真切来源。结果就是我们发现有些人会刻意地开发出一套被他们称为情感、思维、知觉或直觉的人际响应方式来,但它们其实只是真正意义上这些概念的仿制品而已,看起来明显不真诚,所以也骗不了别人,除了当事人自己。

我们会通过意识的单一方面去鉴别一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一辈子都注定只能表达出自己的这一方面特质。人不是静态的,心智也一般会朝着一种平衡状态去调整。人可能时间长了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这固然是人生中最大的挣扎,但也是最大的乐趣、生命体验之中最有意义的一面。

风元素:思考型

“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智慧都是神。”--米南德(古希腊喜剧诗人)

风元素是另一种表现的方式,用语言来表述就是一种更典型的人类在更接近无意识的想象年代的产物,也就是荣格说的“思考功能”的意思。从占星角度来看,风元素是阳性、雄性的元素,而风象星座,也即双子、天秤和水瓶,也经常在占星典籍中被描述为超然、公平、具有沟通能力,对于精神世界感兴趣,倾向于理性的形象。

简而言之,他们是文明而非野蛮的。风元素是黄道星座上仅有的不包含任何动物形象的:双子座和水瓶座都是人的形象--孪生子和背负水瓶者,而至于天秤座,则是一种非动物的物体--一架天平。风象元素是最典型的人类形象,离自然天性最远的一个,也正是人类的王国才开发出的--又或许是在过去的二百年里过度发育的--思考的能力,作为其伟大的馈赠。

就三个风象星座来说,尽管在其表达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有着“将现实生活体验与预想的思想框架联系起来”的需要。这种框架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可能是从书中、其他人的教学和对话中精挑细选而来,或是来自内部,由一个人自身费力的精神过程不辞辛劳地创造而来,但这个框架的存在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当事人有着一种倾向,对所有的体验照单全收,并且从中寻求一种底层的逻辑模式,用这些模式可以让他们自身遵从于这种预先形成的体系。

通过逻辑来考虑事物最基本的区别,以区分“这个”和“那个”,这也就是为什么风象星座的人有一种收集和分类信息爱好的原因了,总是喜欢把两个事物放在一起“称量”,并且从零零碎碎中得出一种哲学框架来。

风象模式--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太阳星座是风象,如果星盘中风象力量占据主导也是一样--通常会在总体上和细节上不寻常地接近荣格描述的思考方式。他本人拥有着那种模式的全部馈赠--高度发展的心智,强烈地追求公平,冷峻客观评估事态的能力,喜爱文化,欣赏体系和系统,勇于坚持原则,以及强大的精炼能力。当然他也有着风象星座的缺陷,也就是落后于人之处,要是用委婉的说法来描述的话,在双子身上就是极度害怕被个人关系限定起来,天秤则是臭名昭著的骑墙,拒绝承诺,至于水瓶,则是广为人知的“冷血”以及与感情表达的绝缘,这些特质也经常会成为他们个人关系的一部分。

换句话来说,风象星座在感情方面是有些问题,不用说,风象元素在星盘上占据主导的人也有着相似的问题,私人感情的交流对于这些人来说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尽管他们很可能直到老婆跑路都不会意识到,因为感情不像他们“显微镜眼”之下的其他任何东西那样,是没法分类、结构化、分析或者嵌入到框架体系中去的。

有很多水瓶座的人--不分男女,都对于自己基本上不会哭的特质很自豪,因为他们把感情的展示看作一种“弱点”。考虑到它是在无意之中,通过一种不必要的、对感情活动的轻蔑贬低而不可避免地建立起来,可以说这其实是一种令人生疑的“美德”。而对于双子座的人来说,如果你问他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感受时,他们往往会以“我认为”开始,而要是你告诉他你想听的其实是“感受”时,他们常常会自己都说不出到底是啥感受,会需要先去花上一段时间去搞明白,当然鉴于他是个双子座,很可能直接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接下来你就会因为“占有欲太强”“要求太多”而失去他。对于天秤座来说,他们的习惯则是想尽办法躲开情感关系之下潜藏的“暗流汹涌”,因为它们“不美好”,他们只想活在自己浪漫的象牙塔里,精确地想着自己的感情应该如何发展,但事实为何又往往不如他盘算的那样去推进。我们别忘了典型的水瓶座语录,在老婆抱怨结婚四十年既没有被送过花,也没有被公开示爱过时他们会说“结婚的时候不是说过我爱你了么,难道这还不够?”

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还是通过冷静客观和合群特点赢得了看起来最“正常”名声的风象星座其实却在感情的世界里跟孩子一样幼稚?他们必须表现得超然,有自控力和理性,其实是因为他们真的害怕可能在深处翻滚着的强烈热情?有些风象星座的人只是对他们自身情感运作令人不快的自主性太清楚了而已,并且将其视为虽然平时不出问题时会被关在笼子里丝毫不会扰动理性生活,但时不时就会逃离监管出来捣乱的黑暗猛兽。还有另一些风象人士则是完全对自己感情毫无意识,并且错误地把他们无法真诚地表现出的东西当作一系列“肤浅而表面”的替代品:表现得哀伤,参与公开的慈善捐赠,或是对狗子和小孩子表现得故做多情很容易“湿了眼眶”之类。

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没事要去惹这头野兽,如果它一直被驯服,那生活肯定会更美好,人也没必要被感情上的糟心事困扰吧?如果和谐的举止与一致的特性是上天对风象星座的伟大馈赠,那为什么要把事情搞复杂呢?好吧,如果你准备活在洞穴里,就像密勒日巴尊者(Yogi Milarepa,宋代著名苦行僧、佛学家)全神贯注地把自己能量聚焦在融雪之上的话,是可以,但如果要在世俗的芸芸众生之中过日子,那不行。其实也并不是风象人士有什么“错误”,或是他们“不正常”,他们是他们,而这种方式对他们自己来说就是对的。

不过,除非他们学会一些关于情感世界的事情,并且发展出一些在感情(而不是理性)层面与他人联系的方式,他们就会继续无望地对于感情价值盲目视而不见,也就会无意中造成非常残酷的后果。对与压抑情感活动与其造成的结果,我这里有一个让人不太舒服的例子: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从魏玛共和国到第三帝国的蜕变。这个题材荣格在其《转型中的文明》(Civilization in Transition)这本著作中写得很全面了。在如今基于思考原则的科学之中,科学发现是有着持续不断的风险被工具化,变成大规模杀伤性手段的,如果不能保留一些对情感现实以及知识自身的清醒认识,如果没有心之智慧,就不只是不完整,还会有彻头彻尾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能原谅自己个人情感生活中卑劣的情感,只因为“反正它也不会伤害谁”,那么他最好是考虑一下牵连更广泛的社会方方面面。然而,当人际领域有人受伤时,更常见的是风象人士自己变成受害者。

在人际方面,一个更悲剧的方面是风象星座的人格,因为他们很少与自己深层次的情感有接触,这也通常对其他人更显而易见。因此当与他关系接近的人开始表达对感情的不满之时,就常会演变成一种粗暴的震动,或是摔门而出,或是分手时对他的冷淡又豪不敏感脱口而出的刻薄言语。而如果主动终结关系的是他们自己,那他们多半会觉得只要可以“保持朋友关系”一切就顺利了,却意识不到他自己能造成的伤害。如果他是被甩的那个,他经常会被迫了解一些关于自己他最害怕知道的东西,在冷酷的头脑下面,有着依赖性的情感,尽管经常不被认知也无法表达,同时,伴侣或者孩子的离去也有着强大的力量,可以完完全全地让他们生活的根基变得破碎。

另一个等着风象星座人的陷阱则是一种致命的着迷,就像德国电影《蓝天使》里面拘谨古板的教师拉斯(Rath)教授爱上歌女劳拉后的遭遇(译者注:拉斯教授的学生晚上偷偷溜去看歌舞表演,美丽迷人的劳拉吸引着每一个人。去剧场找学生的拉斯控制不了自己爱上了她,并与她结婚。婚后的他在剧场做了一名小丑,然而,追逐劳拉的男人依旧很多,终于拉斯教授由于无法容忍劳拉同其他男人欢娱而发疯,并在一个冬夜死于他以前做教师的教室内。)。在四象星座里,最有这种感情过度倾向的反而是风象的人,因为当风象人被情感支配时,他们的情感会进行某种形式的“复仇”。当事人曾经清澈明确的思维,被他们的情感以及被那些接收到他们自己投射出去的无意识的人所主宰,只要他们对自己深层次的天性保持一无所知,别人将会显得倍加可爱,温暖,宽恕和富有同情心--这些都是感情的种类,或是浮躁无常,变幻莫测,不可预测,就完全是对方占主导地位的元素的天性情绪的真实体现。感情之中慈母般的一面,以及风象人士对其的幻想,也在很多神话传说中有体现,被爱的一方长期困扰,必须被有耐心的对方接受而得到救赎,就像乔万尼-薄伽丘在《十日谈》里那个“有耐心的格里泽尔达”(Patient Griselda)那样,这些故事里描述的情感越是不稳定,其中的英雄也就会更深地陷入与女主角身体里“潜伏”的水妖、美人鱼、或是某种神秘鱼尾生物的爱情之中,而后者在故事的最后不是离开他,就是会毁了他。

加载中...